醉书生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折桂记 > 第七章 (上)

第七章 (上)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身着锦衣、富商模样的人嗤道:“一百贯听一回书,这老儿莫不是想钱想疯啦?”那小童笑道:“既如此,大爷外头请便。”那人奇道:“这茶坊是你家开的?我偏不走又……”一语未了,旁边一人啪地将腰间佩刀抽出了半截,喝道:“你走是不走?”

    那富商吓了一跳,转头见左右十余人一齐向自己怒目而视,登时气怯,道:“走便走,爷很稀罕你这地方么!”将茶钱望桌上一丢,匆匆走开。跟着又有几人结账离去,大多数人却仍留在座上。那小童过来,一五一十地收钱,陆通也往那盘子里丢了张两百贯的纸钞。

    姜道全笑着作了个揖,道:“多谢众位捧场。小老儿这便开说啦。”

    忽听得门外一人扬声叫道:“姜先生略住一住,这里还有两位客人,下马这就来了。” 跟着门帘一挑,一前一后,走进来两个青年男子。姜道全向那先头一人瞧了一眼,笑道:“原来是岐山派的池彦之池掌门,竟也来捧小老儿的场,当真有幸之至。”

    陆通见那人面色苍白,若有病容,正是不久前在魏国公府见过的池彦之,心中一惊,慌忙低下头去。幸而池彦之只向姜道全点了点头,便在前方找了个座位,坐了下来,却是背对着陆通。跟在他身后的乃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公子,姜道全笑道:“这一位公子好生面善,小老儿眼拙,却是不认得。”

    那人含笑道:“本便是江湖上无名小卒,不劳先生挂齿。”说着便也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姜道全微微一笑,摘下腰间响板,轻轻一甩。寻常说书用竹板或木板,他这两片却是精铜所制,仓琅琅一阵响过,便道:“这头一件故事,乃是姑苏集闲庄俞庄主的内侄俞敏,前些日子在汴京城外百里,盘西镇上,一命归西。”

    陆通心中惴惴,想道:“这老鬼消息好不灵通。咱们从盘西镇出来,路上不曾耽搁一日,也才赶到这里,他却已经知道了。” 跟着便想:“池彦之这会儿可千万莫回过头来,否则见到死人复活,戏法就立刻拆穿了。”

    便听厅堂东首一人低低地“啊”了一声,道:“俞世侄已经不幸故世了?”姜道全向声音来处一望,笑道:“湖州落鹜居的韩忻韩七爷,你是俞庄主的好朋友,估摸着再过几日,便可接到集闲庄的报丧书信了。”

    韩忻点了点头,道:“却不知俞世侄如何身故?”姜道全道:“发现尸首的,乃是镇上居民,如今已经上报到了知事府里。俞公子身中十二剑,剑痕轻薄,削口锐利,据方家言道,乃是死在了金乌堡‘阳歌天钧’剑法之下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人群中“轰”地一声,登时纷纷议论起来。金乌堡乃是河北武林第一大派,其时门人子弟不下千人,声势之盛,隐隐然便有同河南少林寺作分庭抗礼之像。集闲庄却是江南武林世家,传承将近百年,在江湖中素有威望。如今众人听说俞敏被杀,无论是否关己,都不禁心中惴惴,忖道:“当真是金乌堡与集闲庄结下了这等仇怨,江湖上可要不太平了。”

    陆通心道:“俞敏明明是死在那个鬼教掌旗使的竹哨下,这老鬼怎么却说他被金乌堡的剑法所杀?倘若老鬼说的不差,则必是那一日咱们走后,有甚么人在尸身上动过了手脚。多半就是那鬼教里的人物。”又想:“俞敏好好的集闲庄弟子,怎会去入了那个鬼鬼祟祟的邪教,唯命是从,当真是奇哉怪也。”

    姜道全等了一刻,待得众人议论声稍歇,续道:“这第二桩事情么,离现下还有些时日,小老儿却藏不住话了。”呵呵笑了两声,道:“大伙儿想是已经猜到,小老儿说的乃是五月十五的洛阳天五园花会。洛阳牡丹冠绝天下,这花会上,最先原是有当地的世家云氏,请远近族中几个习武的子弟前来聚会畅游,顺便切磋一番武艺。一来二去,来的人渐渐多了,便开了擂台场子,专给各家各派的少年英雄们一展身手。如今每年都有不少武林人士带了后辈子弟来这花会上长见识,交朋友,也是武林中一年一度的盛事了。”

    座中一人开口打断了他,道:“姜道全,这花会擂台的事,谁人不知?闲话少说,今年的彩头究竟是甚么?”说话的正是池彦之。

    姜道全笑道:“池掌门莫急,这便说到了:话说这花会上的擂台,拔得头筹的,向例便由那云家做东,送个彩头。这彩头原要到打擂之日,才公诸于众。小老儿消息灵便,听见说今年的彩头,乃是道教的一件宝物法器,名唤玄石令。”

    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“折桂记 (.org)”查找最新章节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